麥積區:發揮兜底保障功能 強力助推鄉村振興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 今年以來,麥積區民政局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區關于防返貧監測幫扶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決策部署,切實履行民政兜底保障功能,高站位謀劃社會救助工作,多舉措織密織牢民生兜底保障網,全力助推鄉村振興。
立足兜準底,健全完善社會救助機制。出臺《麥積區完善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建設推進社會救助精細化管理工作實施方案》《麥積區城鄉居民臨時救助工作實施細則》《麥積區城鄉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認定權限下放工作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規范以單人戶納入低保制度、定期核查制度、困難群眾走訪探視制度、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等。社會救助政策供給不斷優化,審核審批程序更加規范便捷,資金監管更加有效,切實提高了基層干部操作精準性。
著眼兜住底,穩步提高保障標準。建立完善與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適應的社會救助標準動態調整機制,穩步提高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每年以不低于8%的比例提高城鄉低保、特困供養救助標準,今年麥積區城鄉低保指導標準分別提高至年人均8244元、5268元,特困人員救助標準達到或超過低保標準的1.3倍,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分別提高至年人均10728元、6852元,照料護理年標準達到全自理1800元、半自理3612元、全護理5412元,社會散居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標準達到每人每月1080元。此次提標提補惠及約4.2萬名困難群眾,補發提標提補資金498.74萬元。
聚焦兜好底,全面加強動態監測。加強與鄉村振興、醫保、殘聯等部門數據信息共享,主動開展數據篩查,每兩個月將個人自付醫療費用過高的人員信息預警反饋鎮、街道,提前發現并識別致貧返貧風險人口。通過對重病患者、重殘人員、低保邊緣家庭、邊緣易致貧戶、脫貧不穩定戶、突發嚴重困難戶建立預警監測臺賬,不定期進行數據對比、入戶核查,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納入救助保障范圍,切實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救助,有效阻斷返貧風險。
緊扣兜穩底,著力推進精細管理??椕芫戎站W絡。建立區、鎮、村三級社會救助服務網絡,安排專人負責社會救助業務辦理,大力推廣“掌上民政”“有困難、掃一掃”等線上救助應用,及時掌握困難群眾救助需求,讓困難群眾求助有門、救助及時。深入排查走訪。充分發揮駐村幫扶工作隊、駐村干部、網格員貼近群眾、熟悉民情的作用,定期組織區、鎮、村干部對轄區困難群眾進行過篩式排查,暢通主動發現渠道。強化宣傳引導。印制社會救助政策宣傳冊、宣傳彩頁3萬份,入戶走訪過程中為群眾集中宣傳、面對面解讀政策。將社會救助政策在全區20個鎮(街道)和414 個村(社區)公示欄或顯要位置張貼。同時,在區、鎮(街道)兩級政務大廳社會救助服務窗口發放政策宣傳單,暢通救助服務熱線,將區、鎮(街道)兩級22個社會救助熱線全部向社會公開,引導群眾參與、支持社會救助工作,讓社會救助政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圍繞兜牢底,創新優化救助服務。持續深化社會救助領域“放管服”改革,將城鄉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審核確認權限下放至鎮、街道。不斷壓縮辦理時限,將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養審核確認時限壓縮至20個工作日,切實增強救助的及時性、高效性。優化社會救助審核確認程序,對沒有爭議的救助申請家庭,不再進行民主評議。全面推行社會救助申請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可以通過政務服務平臺查詢的相關證明材料不再要求申請人提供。積極發展服務類社會救助、專業社會工作服務和專項社會救助,引導動員社會力量廣泛深入參與社會救助,擴大社會救助服務供給。引入第三方機構為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經濟困難老年人和農村一類低保家庭提供生活照料、衛生清掃、衣物換洗、日常護理、心理扶慰等專業化服務,受益對象8880多人次?!揪庉?楊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