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開

《天水市麥積區油氣長輸管道事故應急預案》解讀

發布日期: 2022-11-15 11:18
信息來源:天水市麥積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瀏覽次數:

近日,我區公布實施了《天水市麥積區油氣長輸管道事故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F就有關政策內容解讀如下:

一、《預案》出臺的背景?

答:為有效預防和處置油氣長輸管道事故,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障油氣長輸管道設施安全運行。根據《天水市油氣長輸管道事故應急預案》和《天水市麥積區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結合全區實際,按照下級預案服從上級預案的原則,組織編制了《預案》。

二、《預案》出臺的法律依據?

答: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甘肅省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天水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天水市油氣長輸管道事故應急預案》《天水市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天水市麥積區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預案。

三、《預案》的主要內容?

答:預案分為總則、組織指揮機構、預防監測、預警、信息報告、應急處置、信息發布與輿情引導、恢復與重建、應急保障、宣傳培訓和演練、附則等十一部分。

一是總則。明確了《預案》的編制目的、適用范圍、工作原則等內容。

二是組織指揮機構。成立麥積區油氣長輸管道事故專項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區應急指揮部),區應急指揮部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任總指揮,分管副區長任副總指揮。區應急指揮部由區發展改革局、區應急管理局、區公安分局、區生態環境分局等相關部門、單位組成,并明確了其各自的應急職責。

三是預防監測。區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牽頭,相關部門配合,按照職責分工,加強油氣長輸管道安全檢查、風險隱患排查及隱患整改工作,梳理隱患風險因素,劃分監督管控風險等級,明確監督監管計劃,必要時組織相關專家、技術人員對較大或敏感度高的風險隱患進行評估,提出防范措施。

四是預警。明確了突發事件發生的緊急程度、發展勢態和危害程度等因素,預警級別由低到高劃分為四級、三級、二級、一級。

五是信息報告。鎮政府及其油氣長輸管道保護主管部門是受理報告和向上級政府及其部門報告的責任主體。油氣長輸管道事故發生后,事發油氣管道企業要向事發鎮政府、區發展改革局、區應急局和其他有關部門報告。區發展改革局、區應急管理局和其他有關部門要在確認后,立即將有關情況向區政府、上級油氣管道保護主管部門等相關單位報告。

六是應急處置。發生一般突發事件由區政府啟動Ⅳ級應急響應并負責應急處置工作。發生較大及以上突發事件由區政府及時報市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同時做好突發事件的先期應急處置工作。發生或確認即將發生突發事件時,事發油氣長輸管道企業、事發地鎮和區直關部門應在報告突發事件信息的同時,根據職責和規定權限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及時有效進行處置,控制事態。事發油氣長輸管道企業是突發事件的第一響應主體。突發事件發生后,事發地鎮政府要立即啟動應急響應,在上報事件的同時,積極采取措施協助事發企業控制事態。

七是信息發布與輿情引導。發生一般、較大級別油氣長輸管道事故時,分別由區政府、市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負責對外發布信息;發生重大、特別重大級別油氣長輸管道事故時,由市委宣傳部門牽頭,現場指揮部配合,負責事故的新聞發布組織、現場采訪管理,并正確引導輿論導向。

八是恢復與重建。油氣長輸管道事故發生后,對事發地群眾、參與救援的工作人員相關善后處置、保險理賠、社會救助、恢復重建等工作進行了職責分工。

九是應急保障。各有關鎮、區直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和相關預案,做好油氣長輸管道事故處置的應急保障工作,保證應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和受影響地區群眾的基本生活。

十是宣傳培訓和演練。區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油氣管道企業應制定應對油氣長輸管道事故的宣傳、教育、培訓規劃,有計劃、有重點地組織預案演練。各油氣管道企業按照有關規定組織開展經常性的油氣管道突發事件應急演練。

十一是附則。本預案由區發展改革局負責制定、解釋。各有關鎮、區直有關部門和單位參照本預案和實際情況,制訂本轄區和本部門石油天然氣管道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報區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備案。本預案中明確的全區負有突發油氣長輸管道事故應對處置工作職責的有關職能部門應當制定本部門《突發油氣長輸管道事件應急行動方案》,并報區專項指揮部辦公室、區應急局和市級業務主管部門備案。

文件關聯:天水市麥積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天水市麥積區油氣長輸管道事故應急預案》的通知

打印 關閉